《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3年9月期发表了关于四川的专题,其中又专门设立了一个话题——四川六大争论之成都为何不用“休闲”名片?社会科学院研究旅游中心的研究员魏小安不无骄傲的说,是自己提出了“成功之都”的概念,他的理由,作为旅游界的研究人士,他认为成都所选用的‘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作为旅游知名品牌,很概括、很有新意和特色。按照这位研究员的说法,就是成都作为一个大城市,主题品牌不应当只局限于旅游,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成都自古是西南的重镇,经济发达。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只强调其作为消费城市的特点,就忽视了其在历史上巨大的经济优势。
同时他指出,这几年的东南沿海城市
经济发展加快,商务成本随之提高,各大公司开始逐步寻找新的落脚点。成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且商务成本较低。所以他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抓住市场上的新机遇,吸引大量渴望成功的人士前往创业,“成功之都”由此提出。这位魏先生确实是一个杰出的旅游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功在于,他清楚的看到了成都品牌形象建设不应该只是看到旅游和消费的一面,作为一个不是品牌和广告专业的认识,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实在是不简单。但是作为品牌建设方面,这样的提法,实在是值得进一步商榷。
笔者自小生活在成都,成都历史上有“三年成邑,五年成都”的说法,成都的生活一直很休闲,麻将、小吃、三轮车、茶馆,还有闻名全国的川菜、火锅等等,无一不是成都典型的特点,而且历来成都是一个商业极其发达的地区,更是购物的一个最佳选择之一。对于成都这些的特点,可以说每一个成都人都很清楚。
由于杭州市政府提前提出了“休闲之都”的缘故,成都遗憾的与“休闲”错失。但是就成都本身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准确的提法。回头再看看“成功之都”的提法,笔者不得不感到有些的遗憾,感觉这是一个很牵强附会的提法,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品牌内涵和主题,我们可以从这个提法看出,“成功之都”意味着成都的发展方向在于经济,但是就成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成都的综合发展竞争力排名22,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名次,综合人均收入水平排名12,综合地均GDP排名25,而在另外一份报告《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显示成都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以及将这两个指数根据权重计算得出的城市发展真实实力排名分别是:21、34、23,尽管成都市撑起综合经济增长率排名是10,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成都还不是一个经济发达到足可以吸引大量人员的地方。
《新周刊》曾经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地域上看,把成都市划为第四城,但是所引发的诸多争论,也表明了对成都的经济发展的程度,对于四川,大家的看法都是认为那是一个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区域。当然魏先生的观点的出发点并没有错误,希望城市经济发展起来,是中国现在各地政府的希望。一己之愿虽好,但是从品牌的专业上来讲,确实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因素。
如果真要以创业和事业成功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卖点,那么成都的经济发展也应该是如上海和深圳一般,成为瞩目的焦点,遗憾的是,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至少目前成都还不是一个这样的城市。
深圳某策划工作室曾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首先提出了“3+1”战略,意指中国目前有三个经济圈,京津塘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和珠江三角经济圈,而在西部,也应该有一个经济圈,形成和三大经济圈遥相呼应的局面,该策划工作室还“别出心裁”的用中国地图做了一个标识,京津塘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和珠江三角经济圈形成了弓柄,而西部经济圈和三大经济圈形成了一张拉开的强弓,该策划工作室总结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箭由此发射。而作为西南部重镇,成都应该成为这个经济圈的中心,该策划工作室不无骄傲的提出了所谓成都的战略定位——“西部之心 魅力成都”,提出要发展和重庆一样的工业,要创造和西安一样的厚重历史云云。而这个所谓的战略定位中,成都作为西部之心,应该是制造、商务的中心,还是金融、科技、教育和服务的中心,在这里一点也体现不出来。
一些虚幻的数字总是把成都的地位显得很高,重庆历来是工业重镇,成都要想发展得与之齐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安拥有厚重的历史,在关于西部中心兴城市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放弃过;据说成都分经济总量占四川经济总量的32%,仿佛成都占四川经济的一小半,但是四川的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中是二十多位,可以排在四川后面的省已经不多了,这样的比较实在是没有意义。(来自于王跃所著<成都批判>)